小心!手機發出的藍光可能會永久傷害您的眼睛!

發帖於 2020-02-25
手機現已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,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們,手機都當擔著他們很重要的角色,每個人睡前碰的是手機,起床第一眼看到的也是手機。研究者指出,電子產品發出來的藍光不僅會傷害視力,隨著年齡的增長,還會有可能致盲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什麼是藍光,如何防止藍光保護眼睛吧! 什麼是藍光? 藍光存在於人眼可見的光源中,人類可見到光源主要分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,像彩虹的排位,從紅色到紫色,光的波長會逐漸變短,而藍色就是短波長,短波長意味著能產生更多的能量,因此,幾乎所有可見的藍光都能穿過眼角膜和晶狀體並到達視網膜。 在過去,藍光唯一來自太陽。現在,藍光幾乎無處不在,它大多數出現在電視,智能手機,電腦,平板,LED燈及熒光燈中。然而,天然的藍光跟人造藍光有大不同。 天空是藍色就是因為空氣中有大氣分子,塵埃,水滴,冰晶等物質,當太陽光到達大氣層時,較長的色光如紅光,會透過大氣折射向地面, 而藍色有更短的波長,很容易被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阻擋,從而使光線散射向四面八方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大多數時候看到藍天的原因。天然的藍光能有助於調節人體的睡眠和覺醒週期,也就是晝夜節律。天然的藍光還能調節心情,增加舒適感。天然藍光跟電子設備中的人造藍光截然不同。天然藍光大多數出現在白天的戶外,而人造藍光會使您24小時過度曝露於藍光下。 據研究,43%的成年人工作都會用到電腦或智能手機,因藍光的力量大,發出的光更為閃爍並且閃爍更長,這些閃爍的光會產生眩光,降低視覺的清晰度及對比度,如果您長期使用電子設備或坐在電腦前,可能會導致眼睛疲勞,視力受損,眼睛乾燥和頭痛。人造藍光還會導致睡眠節律絮亂,在晚上,人造藍光會減緩褪黑激素的分泌,從而擾亂我們的生物節律,導致失眠或有睡眠障礙。藍光曝露可能會增加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風險,因藍光能力高,能到達視網膜(眼背的內測),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不能阻擋或反射藍光,太多的藍光曝露可能會損害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,導致像黃斑變性的變化,可能會使視力喪失。 美國托萊多大學(University of Toledo)的教授Ajith Karunarathne在《科學報告》(Scientific Reports)中發表研究,藍光會導致視網膜引發反應,使眼睛的感光細胞產生有毒分子,而感光細胞無法分裂及復制,數量始終如一無法再生。 預防藍光,應該從吃對的食物開始,並且樹立正確的護眼習慣。 樹立保護眼睛的習慣 給眼睛一個休息的機會都市人長時間對電子產品,曝露在藍光下是無可避免的,無論小孩,青少年還是成年人,使用電子產品1小時候應要讓眼睛休息5-10分鐘,減少眼睛的疲勞及酸痛,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或用手機。 不在黑暗環境下看電視手機很多人喜歡關燈以後看手機、看電視,這樣做會加劇眼睛的負擔,如需要用電子產品,請在舒適的光線下才使用,才能保護眼睛。 不近距離使用電腦或手機不要近距離看電腦或手機,應和手機電腦保持一定距離,以免眼睛過度疲勞。電腦屏幕距離應控制在50厘米到70厘米之間,而手機則最好保持30-40厘米距離。 吃保護視力的食物 維生素A,維生素C,和維生素E如菠菜,紅蘿蔔,南瓜,魚肝油,黃瓜,白菜,花生,葵花籽等。維生素A能夠強化視角膜和視網膜功能,而維生素C則是眼球晶狀體的主要成分之一,缺乏維生素C容易患有白內障,維生素E有抗氧化劑,是對抗黃斑變性的介質。 葉黃素葉黃素在哺乳類動物體內不能合成,必須靠食物中獲取,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,葉黃素能形成黃斑色素,過濾有害的短波藍光,抵禦紫外線,延緩近視度數增加。 如沒有時間準備對眼睛好的食物,愛視靈是最好的選擇。 GrandHealth愛視靈專業健康品牌Grand Health所生產的愛視靈,純天然完整配方,萃取越橘、藍莓、枸杞等護眼成分更添加高品質葉黃素,可幫助吸附紫外線中的藍光,減少對眼睛的危害,降低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的風險,並可改善眼睛乾澀,全面提升並維護眼睛健康。全天然素食成分搭配植物性膠囊,素食者可安心食用。 使用方式 成人每天三次,每次一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