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是少量运动,也能带来幸福感

发帖于2019-11-23
首先,我们先来分辨何为运动, 从医学保健的观点考量,运动应该正确的认识为体力锻炼,应该是一种主动积极的「动」。劳动和运动虽都是体力活动,都在「动」,甚至于劳动所消耗的总能量会比体育运动更浩大,但其实两者并不是相同的。一般劳动都是局部的、被动的,或某些肢体,或某些肌肉在连续不断地做着某些单调的反覆动作。 运动的好处: 抗压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面对遭袭的人,事,物,适应各种生活上的变化;而这些变化常常会引发我们情绪的变化,使之产生高低。起伏,带给我们生活上的入侵。若能维持适当的运动量并持之以恒,对于维持个人精神健康及稳定,提升情绪,将有正面帮助;在运动过程中,脑部释放的「安多酚」及「脑原性神经营养因子」,能够改善情绪,帮助情绪病的康复;亦有研究发现,运动对于认知能力,睡眠有正面的影响,这些对情绪而言,都是非常值得鼓舞的发现。 当压力造成心跳加速,血压升高,血液扩散四肢等反应,却又没有透过运动获得缓解解时,长久下来就可能会造成消化系统疾病,免疫功能下降,身体变得虚弱,疲劳,工作表现欠佳佳,竞争自然会逐日下降。 预防失智 根据英国匹兹堡大学发表于阿兹海默氏症协会国际会议的一份研究,在60~80岁的受试者中,部份开始每周3天、每次30~45分钟的走路运动。一年后对照实验组的追踪发现,主宰记忆的海马回区域,容量增加了2%,而参与部份记忆功能的前额叶皮质,也随之成长。参与研究的艾瑞克森博士(Kirk I. Erickson)表示「以如此短暂的时间、中低的强度而言,运动对于脑部的效果,相当惊人」 改善骨质疏松 成年女性在40岁后,骨质密度开始走下坡,特别是停经后的女性,骨质更会加速流失。一般有氧运动主要针对提高心肺,而负重训练或肌力训练,则能延缓与改善骨质疏松,包括健走,承受训练,爬坡,或哑铃结合运动的重量训练。根据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的一份研究,停经后妇女经过一年肌力训练后,骨质密度平均增加9%,没做运动的伴随,骨质密度出现下降。 综合以上观点,运动既对情绪,记忆力,骨骼肌肉的健康都有帮助,而且它也能带来幸福感,即使少量喔!